由于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杂质、细菌(病毒)等在过滤过程中会附着在膜表面,使膜受到污染,被截留的杂质也会迅速在膜的表面产生浓差极化现象;同时,水中部分细小的颗粒物也会进入膜孔内使水通道堵塞,水体中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也会粘附在膜表面。
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膜的过滤性能,再加上前面提及的诸多影响因素,因此,膜的供水必须进行适当的,尽可能多的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或者改变其在状态、降低膜污染、提高膜的过滤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并降低水处理费用。
水处理设备专家用“原水—混凝(铁盐)—微滤”和“原水—0.2微米滤膜过滤—微滤”两种工艺进行膜过滤通量的比较试验,结果发现混凝后的膜通量与0.2微米滤膜过滤后,膜通量的下降是相同的。水处理专家们认为混凝主要去除的是大于0.2微米的胶体,而不能去除溶解性有机物,膜污染主要是溶解性有机物中的中性亲水性有机物,所以说混凝无法降低膜污染。
水处理专家认为,相对分子质量>1000的有机物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因素,相对分子量<1000的有机物对膜污染影响较小。混凝能有效去除分子量较大的有机物,因而可以防止膜污染。同时,又指出的投加量与膜过滤性能密切相关。
水处理专家曾用铁盐混凝剂作为超滤的预处理,通过大量的中试试验,认为混凝能去除溶解性有机物,降低膜污染,但是投加的铁盐混凝剂却也加重了膜的不可恢复通量。
混凝(絮凝)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原因很多,一方面,人们对引起膜污染的原因及其物质还没有达成共识;另一方面,混凝对水中有机物和膜表面的荷电性有什么影响也还不清楚。
文章相关链接:水处理配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