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科学研究,野外勘探,以及户外旅行,经常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缺水的问题。不仅人体在极端情况下对水的需求量大,而且缺水的情况也十分普遍。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地从自然界获取身体所必须的水资源有一些非常巧妙的方法。
第一碗水:从空气中收集露水
王红旗介绍,国外野外气象工作者,为解决饮水难,架设收集露水的金属网,效果不错。用细铁丝编成直径约1米 的漏斗形金属网(粗铁丝做经线,细铁丝做纬线),用木棍支起金属网,漏斗下面放水桶。为增加露水收集量,大金属网内可加小金属网,或把细铁丝编成松针状放在金属网内。铁丝网的形状可大可小,细铁丝松树针的数量也可多可少,露水凝结汇聚,流入水桶。该装置可安放在背阴通风处,或通过试验找到露水最多处。集水量与装置的结构、空气含水量有关。该装置的成本不超过20元,我国干旱地区可以推广使用。
他介绍,露水是自然界普遍现象,即使在沙漠里也有露水,许多沙漠生物靠露水生存。降露量对生态环境和植被的意义相当重要,据测量,每平米草地一夜露水量达100-300克。上述设置是立体收集露水,采集量要大得多。
第二碗水:从土壤里获取蒸馏水
王红旗说,在国外沙漠、荒漠探险和野外工作者曾使用一种从土壤里获取净水的装置维持生命。这是野外生存获取饮用净水的有效方法:在向阳潮湿地方,挖一个深和直径各半米(尺寸可大可小)的漏斗状坑,在土坑底部放一个盛水容器,在土坑上面铺上透明无毒塑料布,塑料布四周压住,在塑料布中央放块小石子,使塑料布中心凹下。在阳光照射下,土壤水分蒸发,遇塑料布底面会凝结成水珠,从凹陷处滴落到盛水容器里,成为净化饮用水。集水量与装置的尺寸、土壤含水量、日照等因素有关。实际上,干旱缺水地区的土壤里仍然含有许多水,在潮湿地方,有苦咸水的地方,土壤含水量更高。该装置的成本低于3元人民币,可以普遍推广。
1.与消毒
遇险时,尤其是在炎热地区、沙漠地区,水的供应是至关重要的。
⑴.水源
自然界的水源有以下这些:
· 地表水。如江河、湖泊、溪流等。
· 地下水。如井水、泉水、地下蓄水池等。
· 生物水。如一些植物含有充分的水分,如仙人蕉、竹子、仙人掌等。
· 天上水。如雨水、雪水、露水及溶化的冰块等。
⑵.净化
雨水、泉水、井水、山间流动的溪水可以直接饮用。但是静止的或流动缓慢的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及细菌,需要净化处理后方可饮用。净化是消除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消毒,并去掉异味。在遇险求生条件下,可采用以下简易办法净化饮用水。
· 找一个容器,如帆布袋、聚乙烯塑材袋、大铁罐、一端打结的衣袖以至袜子,都可以充当容器。
· 在容器底部铺一层细砾石,然后铺一层沙子,一层炭粉,如此重复铺多次,层数越多越好,每层约2.5厘米厚。如无沙子,就用细砾石代替。
· 在容器底部钻一些小孔,把水倒进容器,下面用杯子承接。
· 另外,还有一办法可净化水,在离水源半米处挖一个浅坑,过一些时间,坑内就会渗出清澈干净的水来
⑶.消毒
煮沸消毒。在海平面,至少煮沸1分钟;在海拔较高地区时间要延长,海拔每增高1000米,煮沸时间可增加3~4分钟。
化学消毒。消毒剂有二氯磺胺苯甲酸、碘化物、哈拉宗等。在1升水中放入2片二氯磺胺苯甲酸,静置15~30分钟即可达消毒目的。没有此药剂时,可在每升水中滴入8-10滴碘洒。
⑷.杀菌
如要把细菌杀死须按下列方法之一去做:
· 净化水药片是最易使用的。在你进入沙漠之前,可从药店买一些,按该药片的说明使用。你不仅在自救避险中和汽车、飞机上需要它们,而且你也应当在家里保存一些以备急用。一般情况下,1片净化水药片足够净化1升清水,2片可净化1升浊水。净化后的水在使用前,要让其沉淀30分钟。
· 碘酒 每升清水加3滴,浊水加倍。沉淀30分钟后备用。
· 家用漂白剂(5.25%亚氯酸盐钠)每升清水加2滴,浊水加4滴。把水摇动一会,沉淀30分钟后用。漂白的水会有很淡的亚氯酸盐味。
· 把水煮沸3~5分钟也能将其净化。在水中加一点碳,同时煮沸水去掉异色。搅动水使其通风变凉并恢复其味或加上一小撮盐。
以上几种方法都非常有效,在不同情况下可以配合者使用,对解决野外作业的用水问题很有帮助。
关注健康,提高生命质量。欢迎加入j9九游会的兴趣qq群:水与健康(303535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