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省汉江平原与秦巴山区接合部,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调水源头。
9月15日,本报记者随中央暨南北媒体大型“走转改”新闻采访团登上宏伟的丹江口水库大坝,俯瞰辽阔的水面,风平浪静,青山倒影,一派宜人景色。
“再过一年半,那些靠近水边的房屋、树木、山坡都将被水库蓄水淹没。”丹江口市移民局干部丁力先指着远处的山峦告诉记者,为保证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具备足够的容量和高度,使汉江水于2014年按期顺利输入京、津、冀等北方省市,丹江口水库大坝已由原来的162米加高到目前的176.6米,届时水位将从157米提高到170米,总库容达到290.5亿立方米。
一艘排水量200吨的游船载着记者团驶入风景如画的丹江口水库,清澈的水面立刻被犁开两股洁白的浪花。脚下这座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就是未来跨越三千里大地输往北方的南水水源,它将缓解京津等省市持续多年的严重干旱局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那么,这湖关系到几千万北方人民生命安全的如何呢?记者迫切想得到答案。
陪同采访的丹江口市环保局女工程师张波介绍:“国家环保总局在水库设有监测站,24小时实时直报水质数据。长期监控数据显示,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二类水质标准以上,如果没有汛期上游洪峰影响的话,水质甚至能达到一类标准。”
船至水库中心,张波专门打上一桶水给记者看,水质果然清澈透明,没有丝毫杂物。船上一位老师傅告诉记者:“我们一直用这水库的水做饭吃,平时行船时渴了就直接打水喝,从没闹过病。”记者从桶里舀了杯水品尝,的确甘洌爽口,放心无疑。
为确保北方人民早日喝上这优质安全的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库上游地区需要淹没面积144平方公里,涉及河南、湖北两省,移民34.5万人,其中湖北省涉及十堰市的5个县(市、区),30个乡镇(办事处),规划移民18.2万人,迁建城(集)镇13个、企业125家。据说,这是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继三峡工程之后最大的移民迁安工程。
湖北省移民局在船上专门安排播放的一部电影《汉水丹心》,为记者还原了两年来湖北南水北调移民工作的真实情景:全体移民舍小家、顾大局,抛家舍业、离土别乡,付出巨大代价,做出重大贡献。各级移民干部舍己为公、勇于担当,走村串户、日夜奋战,把移民工作办成让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一幕幕感人至深。
9月18日,随着最后一批1.2万移民搬进当地新居,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在十堰市郧县柳陂镇卧龙岗移民内安现场宣布,湖北省18.2万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基本结束,这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涉及湖北、河南两省总共34.5万移民搬迁工作全部完成,为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按期顺利向北京、天津、河北等地输水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走访卧龙岗移民安置点时,郑重接受了移民代表周英赠送给北方媒体记者的一瓶清澈的汉江水,她说,这是当地百姓的一点心意,希望天津人民不要忘了他们。记者还赠一盘芝麻,祝愿为南水北调做出巨大贡献的湖北移民今后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2014年,清澈的汉江水将承载着湖北人民的浓情厚谊,沿着三千里人工河道滚滚北上,滋润北方干涸的大地。届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把海河与汉江紧紧地联结起来,成为一条沟通津鄂两地人民感情的纽带。
文章相关链接:芳泉净水:j9九游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