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清洗与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介绍(一)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9/8/7 17:01:02
水处理系统进水中存在各种形式可导致反渗透和纳滤膜表面污染的物质,例如水合金属氧化物、含钙沉淀物、有机物及生物。污垢就是指覆盖在膜表面上的各种沉积物,包括水中的结垢物,以下介绍以陶氏膜为例。
分析膜污染类型的方法:
分析系统性能数据,参阅《水知识一千问 反渗透膜污染的分析与判断》。
分析进水组成,发生污垢的可能性或许经过分析原水水质报告,就能显而易见的发现
分析测定sdi值的微孔滤膜膜面上所截留的污物
分析保安滤器滤芯上的沉积物
检查进水管内表面及膜元件的进出水端面,如为红棕色,则表示可能已发生铁的污染;泥状或胶状沉积物通常为微生物或有机物污染。
膜清洗条件判断:
标准化产水量降低10%以上;
进水和浓水之间的标准化压差上升了15%;
标准化透盐率增加5%以上;
以上的标准比较条件取自系统经过最初48小时运行时的操作性能。
说明:日常操作时必须测量和记录每一段压力容器间的压差(δp),随着元件内进水通道被堵塞,δp将增加。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进水温度降低,元件产水量也会下降,这是正常现象并非膜的污染所致。
清洗注意事项:
1、当准备清洗液时,应确保在进入元件循环之前,所有的清洗化学品得到很好的溶解和混合。
2、在清洗化学药品与膜元件循环之后,应采用高品质的不含余氯等氧化剂的水对膜元件进行冲洗(最低温度>20ºc),推荐用膜系统的产水,如果对管道没有腐蚀问题时,可用经脱氯的饮用水和经预处理的给水。在恢复到正常操作压力和流量前,必须注意开始要在低流量和压力下冲洗大量的清洗液。此外,在清洗过程中清洗液也会进入产水侧,因此,产水必须排放10分钟以上或直至系统正常启动运行后产水清澈为止。
3、在清洗液循环期间,ph为2~10时温度不应超过50ºc,ph为1~11时温度不应超过35ºc,ph为1~12时温度不应超过30ºc。
4、对于直径大于6英寸的元件,清洗液流动方向与正常运行方向必须相同,以防止元件产生“望远镜”现象,因为压力容器内的止推环仅安装在压力容器的浓水端。
根据元件型号及污染程度而定:
对于一般污染情况:
每支4040型膜元件需配制8.5升清洗液;每支8英寸膜元件需配制34升清洗液。
对于严重污染情况:
每支4040型膜元件需配制16升清洗液;每支8英寸膜元件需配制55升清洗液。
更多
浏览次数: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