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污染是ro系统操作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当水源为地表水或富含细菌的进水,控制水中微生物的活动尤为重要,正确的设计和预处理操作是防止出现微生物污堵的先决条件,完整的取样和分析步骤是操作程序的一部分,这样微生物活动的增加在早期阶段就可发现。
一.生物污染清洗液:
清洗液一:0.1%naoh,ph=12,最高温度30℃;
清洗液二:0.1%naoh 0.02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ph12,最高温度30℃;
清洗液三:0.1%naoh 1.0%乙二胺四乙酸四钠,ph12,最高温度30℃;

二.生物污染清洗步骤:
1.低流量输入清洗液
当清洗水泵混合清洗液,清洗液预热以及用清洗液置换元件内的原水时,应按下表所列流量值的一半即按低流量和低压力操作条件进行,所需的压力仅需达到足以补充进水至浓水的压力损失即可。压力必须低到不会产生明显的渗透产水。低压能够最大限度的减低污垢再次沉淀到膜表面,并排放部分浓水以防止清洗液的稀释。
2.循环
当原水被置换掉后,浓水管路中就应该出现清洗液,可以让清洗液循环返回清洗液水箱。循环清洗15分钟或直到颜色不变为止。如果颜色仍发生变化,放掉清洗液重新配置新的清洗液。
3.浸泡
停止清洗泵的运行,让膜元件完全浸泡在清洗液中。元件浸泡时间1~15小时(浸泡过夜将更好)。为了维持浸泡过程的温度,可采用很低的循环流量(约为下所示流量的10%)。浸泡时间随污染严重程度而定,对于轻度污染,浸泡1~2小时足够。
4.高流量水泵循环
按下表所示的流量循环45分钟。高流量能冲洗掉被清洗液清洗下来的污染物。如果污染严重,采用高于表中所规定的50%的流量将有助于清洗,在高流量条件下,将产生过高压降的问题,单元件最大允许的压降为1bar(15psi),对多元件压力容器最大允许压降为3.5bar(50psi),以先超出为限。
5.冲洗
经预处理的合格出水可以用于冲洗清洗液,除非存在腐蚀问题。为了防止沉淀,最低冲洗温度为20 c,系统冲洗时间约1小时。
6.重新启动系统
必须等元件和系统达到稳定后,记录系统重新启动后的运行参数,清洗后系统性能恢复稳定的时间取决于原先污染的程度。为了获得最佳性能,有时需多次清洗和浸泡步骤。
高流量循环期间每支压力容器推荐流量
说明:
实践表明,清洗液3的清洗效果不及清洗液2或清洗液1。
对任何清洗液而言,清洗液与膜元件的接触时间最重要。为了恢复系统性能,有时需要数次清洗液浸泡过夜。在元件清洗之后,再清洗一次才可非常有效地除去膜面上残留的生物污染膜。任何残留的生物污染膜将会吸引和捕捉污染物,所以,再清洗一遍将有利于延长清洗周期,提高系统性能。

更多